
临终关怀旨在对处于生命晚期的人提供最后的安慰和关怀,通过医护人员、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帮助,对临终者的身心做有限的调整,使他们以较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
临终关怀也包含心灵的安慰,如国外的基督教就积极参与临终关怀事业,经常派牧师为临终者提供帮助,以便使他们顺利地往生天国。
在这里,也有许许多多这样关注着临终者的人,除了医院里的医护人员、经常来访的志愿者们,在医院院内的北京普贤莲社里,有许多居士,也用佛教徒慈悲的心怀和佛教特有的方式,为有佛教信仰的老人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。
每次有志愿者和媒体到来几乎都会问一个问题——你们为什么要在床位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创办一个念佛堂?
答案是,我们希望把医院办成尊重每个人信仰的医院,真正践行临终关怀理念。
“信仰”在当下恐怕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。
在更讲求治愈率、床位周转率,更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,我们关注的更多是老人的精神寄托,老人的信仰。
所以每当有信仰佛教的老人病危,如果老人及家属希望普贤莲社的居士提供助念,居士们会自发聚在这里,在合理安排各位居士助念班次后,为老人提供几乎等同时长的临终助念。
如何临终助念
负责给助念居士排班的刘居士介绍说:“我们建了微信群,懂得如何助念、已经加入助念团的居士都在里面。每次有老人离开需要助念,我们就把信息发送到群里。前来助念全凭自愿,有时间的居士一般就会来。然后由我或助念团其他师兄排班,两个小时一班,家离得远的居士我们会尽量往前排,像我家离得近,我和老伴儿负责晚上。”
一般是在老人病重垂危、意识却清醒的时候,帮他助念。所谓助念,「兼与烧香鸣磬,助称佛名」,助称佛名即为助念。
助念有三要:
第一:善巧开导安慰,令生正信者。
第二:大家换班念佛,以助净念者。
第三:切戒搬动哭泣,以防误事者。
助念的场合不作要求,在医院,在佛堂,或者在病人家中,根据老人或家属的要求,确定助念时间,一般会在老人去世后延续一到两天。
居士们的助念完全出于自愿,不收取任何报酬。
为何临终助念
学佛人认为,助念是帮助一个人蒙佛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,这是功德,是学佛之人修行的一部分,是冥阳两利的事情。
当死亡到来之际,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留下,辛勤积累的家产要留下,此生的一切都要留下,纵然那时自己依依不舍,也将独自一人、两手空空地离去,不恐惧是不可能的。要遣除死亡的恐怖,唯有依靠佛法的力量。因此,一方面自己平时就要好好修行,这样到时候就会很方便;另一方面,如果有他人的助念和超度,那时也会有解脱的希望。
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,一定要关心这些信仰佛教的老人,这有很多必要:一方面这些老人能得到安慰,在往生前得到理解和尊重,另一方面这些老人及其家人感受到佛教徒的爱心后,也会对佛教产生好感和信心,哪怕日后多行善,积累善缘也是好的。
临终助念的发展
在临终关怀事业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今天,需要越来越多懂得助念、想要加入助念团的人。